二诸葛是老农民;三仙姑是四十五岁的农村妇女。 相同点:两人都有封建思想,在儿女婚姻问题上,都反对对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,要以父母之命给他们包办婚姻。 不同点:①二诸葛是真迷信。三仙姑是假迷信。二诸葛封建愚昧,但性格厚道,软弱胆小。三仙姑却是自私心很重的变态私欲。她原本也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。②小说对他们两人进行了讽刺。但有所区别。对二诸葛的讽刺态度较温和,他主要是迂于迷信,心不坏。对三仙姑的讽刺就尖刻的多了。但她还有羞耻之心,说明讽刺还有余地。两位“神仙”最后有了转变。说明封建迷信思想在解放区群众中逐渐失去市场,社会风气在发生变化。
一个同字和一个异字是什么成语
1 本同末异【běn tóng mò yì 】本:本原。末:末流。比喻事物同一本原,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。 出处 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夫文,本同而末异。” 2 标同伐异【biāo tóng fá yì 】帮助意见相同的人,排斥意见不同的人。 出处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抵》:“真长标同伐异,侠之大者。” 3 大同小异【dà tóng xiǎo yì 】大体相同,略有差异。 出处 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大同而与小同异,此之谓小同异;万物毕同毕异,此之谓大同异。” 4 党同伐异【dǎng tóng fá yì 】伐:讨伐,攻击。指结帮分派,偏向同伙,打击不同意见的人。出处 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怀经协术,所在雾会。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。” 5 党同妒异【dǎng tóng dù yì 】犹言党同伐异。指结帮分派,偏向同伙,打击不同意见的人。 出处 唐·张说《府君墓志铭》:“君以律有违经背礼,著《妨难》十九篇,书奏,帝下有司而删定之;官党同妒异,竟寝其议。”